工作时间AM:09:00--PM:20:00

WORKINGTIME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免费咨询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
邮箱: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
传真: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e272790a21a4d3e1e670f37534a3a7d.png
手机:
13800000000
地址:
1234567890
盛煌APP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盛煌APP下载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回 6.6 元时代,这意味着什么?  上传时间:2023-08-19 20:54:50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2年5月2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756元。这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调升731个基点。此外,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已升回6.6元时代。

这一轮人民币的贬值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实际上是一场机缘巧合造成的恐慌性下跌,本来就不是趋势性的下跌,所以当这些机缘巧合的因素逐渐消失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就会将超跌部分收回,然后回归到客观趋势当中。

几个因素:

  1. 美元强势加息的影响,导致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持续贬值,人民币当然也不例外。
  2. 以咖啡市疫情为中心的全国疫情扩散趋势,导致市场对国内经济产生了担忧。
  3. 外贸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货币大幅贬值,对国内的出口订单造成短期压力,人民币不得不策略性的跟进贬值。
  4. 俄乌战争当中,全球舆论上的唱衰俄熊,增加了漂亮国短期内转头对付兔子的概率,外资避险情绪浓厚。

那现在上面几个因素显然产生了一些变化:

  1. 5月美元加息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抑制美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未来不排除有更加激进的加息手段;虽然如此,但是对于美经济衰退的论调开始抬头,对美国股市的崩盘的担忧也开始甚嚣尘上,所以避险资产会不会留在美国,倒是个选择题了。
  2. 咖啡市疫情显著缓解,进入了复工复产阶段,官方舆论上对于保经济目标的肯定,让人们对于国内经济的担忧逐渐消散。
  3. 日本方面,日本经济基本面在显著改善,日本利率上调的概率增加,再加上美国经济疲软,日本进一步持续贬值的空间有限。
  4. 俄乌战争的全球舆论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论调,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此前被西方主导的唱衰舆论很难再站住脚,既然俄熊尚不好对付,那兔子暂时可以缓口气;从大A连续两周收阳,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搞不好国内成为资产避险的选择。
  5. 人民币SDR权重上调,直接利好人民币。
图片来自网络

结论:短期内人民币还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但从趋势上看,人民币将会回归。

根据我国过去十几年的汇率变化趋势,大致可以总结几个规律:

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稳定(相对而言),来源于不确定三角中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当然资本自由流动就不能兼顾,也就对应外汇管制和汇率调控。

2 能为本币背书的来源于可贸易的制造业产能,只有美元比较特殊,其他经济体的本币国际汇率来源于其对国际市场的商品(劳务)供给和索取,供给多了给本币的背书就强大,供给少了索取的多,除了美元,其他经济体如果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会导致的本币汇率波动较大,甚至本币崩盘。我国过去大规模扩张性货币政策下,依旧可以把本币国际汇率稳定住,非常依赖源源不断的向外输出产能,商品本身就是背书,其次贸易顺差积累的外汇储备可以用来调控汇率。

3 周期性非常明显,大致是分为几个阶段:1)金融危机前夕大幅度升值,大概率与国际避险资金涌入有关,这也是我国经济做大蛋糕给国际资本提供收益的一个表现。2)随后在2013年之后又进入了贬值周期,可能来源于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恢复,尤其是美股的高增长引起国际资本的外流。3)到贸易战时期又进入了大幅度贬值周期,更多的来源于应对增加的关税,通主动贬值为出口企业挤出利润,增加商品的国际竞争力。4)疫情冲击以后,我国迅速从疫情中恢复,而其他国家的产能供应缺失,相对应的各国宽松货币救市,商品稀缺而货币供应增加,本币又一次因为商品的稀缺而升值。5)我国疫情的反复和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我国以东部金融城市为中心,周围的工业城市多数收到影响,产出受阻,叠加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本币进入贬值。其实也可以看到,工业产能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4. 短期内又引入逆周期调控,让贬值升值周期不要那么剧烈,给市场响调整留足时间,这种汇率调控是在不确定三角的规律内的,用宏观资源的再分配来调控汇率,我们知道贬值利好出口而不利好进口,主动贬值给出口挤出了利润,必然要靠进口消耗的群体承担。最典型的工具就是外汇存款准备金,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则流动外币相对稀缺,本币贬值,相反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则外币相对增加,本币升值。比如去年12月本币升的太快便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来抑制本币过快上涨,本月15日又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抑制本币过快贬值,这种逆周期调控的最大作用是把贬值和升值周期拉长,短期内波动幅度减缓降低套利空间,从过去的表现来看,基本都是有效的,这也是我在此前的文章一直强调坚持到15号以后的原因。

具体讨论参考:

离岸人民币汇率日内再贬近300点击破6.74,年内会跌破7吗?

至于未来,一方面取决于国内生产恢复的情况,这个是不确定的,而确定的是我国继续选择宽松,而美国开启紧缩和加息周期,所以汇率长期贬值大概率是趋势,逆周期调控的作用是不要让本币贬值太快,适当的时候拉回来一点,进两步退一步。

汇率看起来是个外贸问题,其实质反应的还是内功,如果内力深厚,外部这点刺激也就是挠痒痒,人民币汇率短期看我们的外汇储备,长期还得看我们的制造业,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控制,汇率没有长期下跌的空间。

汇率其实就是人民币的价值,也就是人家拿着人民币能买到什么东西,所以决定汇率基本面,或者本币币值的根本,还是你的可贸易品,汇率可能会上下变动,但最终会回归本源。

比如美元的背后最开始是黄金,后来变成美债和美国的国家信用,大家需要美元来世界各地买买买。欧元的背后,是强大的制造业,特别是欧洲的高端制造业,你想买空客的飞机,奔驰的汽车,阿斯麦尔的光刻机,那就得拿欧元来买,市场上始终对欧元有需求,欧元的汇率自然也跌不到哪儿去。日本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他自己有制造业,另外一方面日本对美国的依附很强烈,家里有美国大兵看着嘛,被美国拿捏死死的。日元的背后除了制造业以外,还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海外资产,有这些东西背书,日元才成了国际货币。当然了日元的背后穿透到底还是美元的信用,如果那一天美国崩了,日本也跑不了,日元就是美元的影子。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和日本有点像,人民币的背后是制造业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未来大概率会走欧洲的老路,提升高端制造业占比,减小对美国的依附,如果有中国制造背书,人民币的汇率强势和未来的国际化就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只要制造业满血复活给人民币站台,汇率就没有贬值空间。

从短期看,浮动汇率政策下,影响汇率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在国家直接下场在外汇市场买卖,如果汇率高就往市场投放本币,汇率低就投放外币,有点像和面,面多了放水,水多了放面,保证面疙瘩处在一个合理的湿度。

这种方法要求得有足够的水和面,本币还好说,开动印钞机就能解决,外币就没办法了,有多少是多少,用完也就没了。所以资本自由流动前提下,保证汇率的稳定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外储有点像弹药,如果弹药打光敌人还没打退,那这山头也就丢了,这种情况下往往伴随国家信用崩塌和汇率大幅下跌,1997金融危机就是索罗斯领着一帮金融炒家通过这种方式洗劫了东南亚,泰国他们几个十几年积累的财富被索罗斯打包带走了。香港之所以没事,就是因为中央政府当时几千亿的外汇储备做后盾,索罗斯掂量了一下,后来知难而退。

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大概是3万亿,这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贸易盈余和实体投资这种重资产,下盘稳的很,少部分投机资本跑路的影响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真要是国家队下场救市,咱们弹药也足够了。2016年有过一波相似的经历,我们不是挺过来了嘛。、

还有一点,其实我们的汇率一直在低估状态,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指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在4:1左右,虽然这个指标国际上不太用,不过好歹也是个参考,美国经常指责我们低估汇率,参考依据就是购买力平价指数,连美国都觉得人民币被低估,你说这汇率能有多大的下行空间?

一、汇率的基本面是怎么确定的

先说这第一问题,两个国家的汇率是怎么确定的。

金本位时代没什么可说的,按照各自货币的含金量直接换算,童叟无欺。

无锚货币时代,没有比较参照物,那就比较麻烦了,怎么确定美元和人民币的比值呢?

答案是贸易。

比如一家服装厂商,一件衣服在国内卖500人民币,飘洋过海到美国后卖100美元,那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是5:1,在这个汇率下服装厂商在两边的利润差不多。当然了,真实的情况要稍微复杂一点,因为贸易品不可能都是衣服,汇率要综合各种可贸易品价格,而且这是你往别人家卖衣服,你还得考虑买别人往你们家卖汽车,所以汇率是平衡两个国家各个贸易厂商共同博弈后的结果。

这就是汇率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从卖方的角度来看汇率,要保证卖家把东西卖到哪儿都能赚到相同的利润。

说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从买方的角度来衡量汇率是不是也是一样呢?比如设置一个兑换比例,让我用同样的钱在中国和美国能买到同样的东西。

某些情况下确实是一样的,比如刚才说的衣服,500人民币和100美元是等价的购买力,用购买力计算的货币比值也是就是真实汇率。

但是如果是汉堡这种食品,那就不一样了,在中国可能15人民币,但是美国是5美元,要按购买力这个比值应该是3比1,这就跟真实的汇率违背了。

还有更离谱的,比如理发,在中国一线城市洗剪吹可能30元,但是在美国一线城市可能是30美元,以这个为参考汇率应该是1比1,哪儿出了问题?

原因是汉堡和理发其实都属于非贸易品,中国生产的汉堡运到美国可能连运费都不够,纽约的老美也不会打飞机来北京请托尼哥理发,这两种东西看起来好像在哪儿都差不多,实际上只能在本地消费,对汇率的影响为零。

当然了,通过购买力计算也不是全无用处,比如国际通用有一个购买力平价指数,选取一堆消费品,根据其加权平均价格计算两个国家的货币价值比,这样计算出来值就叫人民币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指数,也就是PPP,这个指数跟汇率无关,国际贸易也不会参考这个指数,但是利用PPP可以换算GDP。我们常说的GDP多少美元是通过汇率计算的,如果通过PPP计算,也能得出一个GDP,也就是购买力平价GDP,表示一个国家整体的货币购买力,但这个指数包含很多非贸易品,不具有普遍可比性,用来比较各国的GDP有点鸡肋,所以国际上不太用。

多说一句,如果通过PPP计算GDP,人民币兑美元的比率大概是4:1,按照这个比率换算,我国GDP早就成了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一直说人民币被低估原因,他们的理由是人民币购买力强,如果按照50%的利润计算,一双袜子成本4元钱,售价8元钱,在国际上卖两美元就能保证利润。但是如果按照国际贸易按照实际汇率6:1,在国际上卖1.5美元就能保证50%的利润,这就是人民币国内购买力强导致的成本的比较优势,这部分优势,老美认为这是汇率被低估导致的。

上面说的是两个国家之前的汇率,多个国家之前的汇率怎么定的呢?比如人民币对日元、欧元、卢布什么的。

有一种办法就是以美元为中间媒介,大家都盯住美元,比如1美元兑换6人民币,同时1美元能兑换60日元,那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就是1:10。

这么干的好处很明显,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中日都需要美元,所以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用美元来计价和结算,而且因为美元的结算体系遍布全球,同各国的货币都有成熟的兑换机制,通过美元来做兑换,有时候比人民币和日元直接兑换成本还要低,这种模式下通过美元这个中间商换算人民币和日元的汇率就是顺利成章的事。

这种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特别适用于对外贸易结算货币是美元的情况,我们国家在2005年之前,汇率就是采用盯住美元的方式。

但是如果对外贸易不用美元结算,这种方式的毛病就很明显。比如我们按照1:10的汇率和日本做生意,一件衬衣在日本卖5000日元,能够保证50%利润。但是如果美元对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换120日元,按照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升值到1:20。这个时候如果要保证50%的利润,衬衣在日本就得卖到10000日元,相当于成本上升,也就没什么竞争力。

这个例子里,其实人民币和日本的基本面没什么变化,单纯的就是因为美元和日元汇率变化,我们也跟着躺枪。

八十年代我们吃过这个亏。当时的日本已经预计到日元会升值,所以提前打着谢罪的名义给包括我们在内的亚洲国家提供低息贷款,当时大家一度以为日本良心发现,等还钱的时候才发现日元已经大幅度升值,当年借的铁,现在得用铜还,日本元还在一边说风凉话,说借一吨还一吨,我可没收你利息,惹得东南亚那帮国家都大骂日本不讲武德。后来日本再提贷款的事就没人接茬了,这也是日元没有完全国际化的原因,国际货币就得讲点担当,老夹带私货这谁受得了。

盯住美元容易被误伤,所以还有第二种方式,也就是盯住一篮子货币。

方法就是根据外贸的结算货币比例设定一个篮子,比如对外贸易结算大头是美元、日元、欧元,那就把这三种货币扔到篮子里,汇率会根据篮子里货币的汇率变化和贸易占比实时调整。如果美元对日元升值,人民币会在对美元贬值的同时,对日元适度升值,实际上是把汇率的变化平摊在外贸的各个结算货币上,整体上减小风险。

我们国家从1994年汇改开始采用的是盯住美元的策略,从2005年开始,换成一篮子货币方案确定汇率。当然我们的货币篮子里美元还是占大头,所以总体上来说对美元的汇率还是我国汇率政策的核心。

多说一句,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贬值,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日元和欧元都在对美元贬值,按照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方案,人民币的汇率在对日元、欧元升值的同时对美元适度贬值,让汇率保持均衡,属于正常调整。

一句话总结一下,汇率主要是由两国的可贸易品之间的价值兑换关系决定,如果涉及的贸易国比较多,采用一篮子货币方案确定汇率更有利于外贸。

二、哪些因素会影响汇率变化

首先说一个大原则,在没有政府干涉的情况下,影响汇率波动的就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意愿,在正常市场交换情况下,如果市场上多出一部分美元要兑换成人民币,那人民币汇率就要升值,有点像市场上抢大白菜的人多了,白菜自然要升值;如果市场上多出一部分人民币要兑成美元,人民币汇率就要贬值,相当于有人抛售大白菜,白菜自然要降价。

这个是最根本的逻辑,有这个逻辑咱们再分析具体的因素。

首先是贸易,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贸易逆差会导致汇率贬值。

比如中国中国对美贸易逆差3000亿美元,相当于我们做生意挣了3000亿美元,这些美元进入国内后需要兑换成人民币,符合咱们前面说的有多余的美元兑换人民币,人民币要升值。

如果中国对美国贸易逆差是3000亿美元,相当于我们在国际市场多买了3000亿美元的货物,这3000亿美元不是凭空出来,必须是卖掉人民币买入美元,符合有人抛售大白菜导致的降价,所以人民币贬值。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嘛,中国对美国多年贸易顺差,也没见人民币连年升值啊。

这个其实是人为干预的原因,咱们后面再说。

接下来的问题是,美国连年贸易逆差,按照咱们的理论,美元指数应该是连续下跌,可是看起来美元指数跟贸易关系不大,是不是咱这个理论有什么问题?

这个原因就在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天生需要给全世界提供流动性,也就是美元必须通过一定渠道输送到其它国家,而贸易逆差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对美国来说,贸易逆差是个常态。

事实上,长时间的贸易逆差确实对美元指数造成很大的下行压力,如果连续下跌会造成美元的信用崩塌,反过来影响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特别是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年代,美元的价值是固定的,如何在持续输出美元的前提下保证美元稳定就成了一个难题,也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后来还是美国人聪明,干脆和黄金脱钩彻底放飞自我,用航母给美元注入信用,用石油给美元背书,才给这个游戏续了命。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军事实力一枝独秀,而且特别喜欢当世界警察的原因。按照经济规律,长期贸易逆差条件下,本币币值必然走弱,如果要维持美元的信用,只能是在其它地方付出代价,特里芬难题其实一直阴魂不散。

汇率另外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投资,也就是现在经常提的资本项目。

如果投资人民币资产收益率高,比如老外觉得中国人工成本低,要来东莞开个厂子,或者觉得人民币利率比较高,想把钱挪到中国吃利息,或者觉得中国股市遍地黄金,想来股市淘金,都得先把美元换成人民币,这种情况下就属于咱们前面说的抢购大白菜,也会导致汇率升值。

等老外赚了钱回家过年的时候,会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落袋为安,这个过程人民币相对美元弱势,会压低人民币汇率。

影响资本流入流出的关键因素是人民币收益率,而影响人民币资产收益率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利率,所以利率和汇率的相关性很强。从资本的角度看,资本追求利润,肯定是从利率低的地方往利率高的地方流动,这种情况下至少能吃个利差,中国的利率大大高于美国利率,自然有很多美元进入国内吃利息差,也会导致人民币升值。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那我想吸引外资或者拉高汇率,是不是只要使劲提高利率就行了,只要超过美联储的利率,美元不就自己就来了?

其实也不是,吃利息差有个前提就是汇率一定要稳定,比如俄罗斯前一阵把利率提高到20%,但估计没有美资敢进去,因为有汇率风险,100美元进去兑换1000卢布,一年以后银行还给你1200卢布,但如果汇率下跌,1200卢布只能换成50美元,你这笔投资就亏到姥姥家了。

所以外资一般会选择那些社会稳定,有强大制造业支撑,信用好的国家进入,其它国家想吸引外资只能是把利率提高到天价,利率的诱惑能够覆盖汇率产生的风险,这才会有偏爱风险的资本进入,这个跟信用不好的商家只能借高利贷是一个道理。

对于那些输出投资的国家来说,比如美国,日本、欧盟,他们的利率一定不能太高,否则资金就会留在国内吃利息,这些利息最后还得政府买单。而且这些国家大部分本币债务率很高,政府每年大量的财政收入都支付了债务利息,如果利率太高,搞不好每年的财政连利息都不够还,只能借新还旧,债务的雪球只能是越滚越大。当然了西方国家利率低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老龄化,消费不振,没有新的经济点等等,只能是靠低利率刺激经济。

大家不要以为低汇率资金就不喜欢,在全球经济增长期,大家都喜欢到新兴发展中国家折腾,因为这些地方落后嘛,有上升空间,所谓人傻钱多,去了就能转到。但是在经济萧条期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或者有战争风险,因为担心汇率带来的风险,资金就会迅速出逃,回到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债务高企,利率也低,但是币值稳定,国债也从来不违约,是资金避险的首选地方。

所以影响汇率主要因素就是两个,第一是国际贸易收支,第二就是资本项目的流动,也就是资金的流动方向,而影响资金流动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利率。所有影响汇率的因素归根结底都可以分成这两类。

有不少人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汇率下跌,他们的理论是市场上人民币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其实这个理论有问题,货币有很多出口,如果这些放水出来的人民币进入股市、楼市、消费市场,但是没有进入外汇市场,就不会引起汇率变动。如果有影响也是心理上的,大家觉得人民币多了,本能的对汇率贬值有了一个预期,预期可能会真的导致汇率贬值发生,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反身性,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了这么多,咱们举个例子,分析下最近的日元贬值。

其实日元币值一直相当稳定,是全球避险货币之一,这次下跌有很多原因,不过从咱们前面说过的外贸和资本两个方向都能找到影子。

首先看贸易,由于去年开始大宗商品涨价,石油、煤炭,铁矿石价格都上了天,而日本是个岛国,能源极度依赖进口,这就导致进口端成本大幅上升;而日本的出口端产品替代性很强,比如汽车,随便涨价分分钟丢了市场,只能站着不动。进口增加,出口不变,这就造成了贸易逆差,这是汇率贬值的第一个原因。

再看资本流动,美元加息以后,会引起资本回流,正常的做法是提高本币利率,挽留这些美元资产,但是日本经济疲软,人口老龄化严重,利率降到头都没法在这个死气沉沉的社会激起一点浪花,这个时候再提高利率搞不好会整成冰冻模式,所以政府挺着不加息,日美利差增大,自然有一部分日元要变成美元资产,汇率也就跟着下跌。

随便看两个专家分析,都缺不了这两条。

到此为之,汇率的钥匙,咱们这就算掌握一半了。

三、汇率能影响什么?

既然汇率有自己的形成和调整机制,是不是就不用国家干预了呢?

当然不是了,事实上汇率现在已经成了影响一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深度融入全球化,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那些国家。

我们还是从贸易和资本方面谈谈汇率的影响。

首先说明一点,我们在谈论汇率的时候有两个概念经常容易搞混淆,一个是汇率的绝对值,另外一个汇率的变动方向,这两个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并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做区分,比如经常用汇率升值代替汇率升值和汇率绝对值高两个概念,其实这是两回事,严格来说,我们可以用汇率制高估和低估来说明汇率的绝对值,用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说明汇率的变动方向,有这个前提,我们再来分析汇率对贸易和资本的影响。

先说贸易项。

对于贸易来说,首先汇率的稳定相当重要,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影响对外贸易。原因也不复杂,如果汇率变动频繁,大家对未来收入没有稳定预期,自然倾向于减少对外贸易。

在这个前提下,汇率的绝对值对贸易的影响相当重要,比如人为制造低汇率,可以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增强贸易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个理论我不多说了,大家自行百度。

这个事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在做,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期的日本和1994-2005年的我国,都采用了汇率低估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出口业,这在后发国家起步追赶阶段,确实是个好办法。

再比如,如果发生贸易战,对方给你加关税,你不方便加税的时候,其实可以通过汇率低估的方式把这部分税收化解于无形。

事实上,现在汇率已经成了国家调整外贸政策的重要抓手,比如97年金融危机,东南亚几个国家汇率崩盘,作为世界重要的产品输出地,其它各国为了保护自己本国的出口,纷纷贬值汇率,特别是日本这个亚洲的龙头老大,本来应该站出来维护地区币值稳定,没想到他带头跑路,为了保护自己出口业,率先调低汇率。

反倒是当时的中国,虽然当时经济规模还赶不上日本,但是为了避免亚洲国家恶性竞争,坚决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替东亚国家出了头。这部分汇率的损失,国家当时使用出口退税的手段变相补贴给出口企业,相当于国家用财政抗下这波下跌。这事我们现在不怎么提,其实当年在东南亚影响非常大。当时一个是香港金融保卫战,一个是坚持承诺汇率不贬值,这两件事给我们在亚洲树立起负责任,有担当,有能力大国的形象,相当于花钱给自己立了威信,有了信用后面的好多事才好操作。

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低汇率有利于出口,但是同时会导致进口部门成本升高,我国现在对外原材料依赖度很高,特别是能源和芯片,汇率低估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升高,容易引起输入型通胀。

再比如低汇率会导致出口企业不思进取,不利于产业升级。要知道,在很长一段那时间内,我们的出口都是以低端产品为主,可替代性很强,优势就在于成本低。国家维持低汇率,除了增加外汇储备外,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扶持沿海那些低端出口企业,这些企业解决低端人口就业,为维护国家稳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长期用低汇率补贴这些企业,实际上对我们产业升级没什么好处,对那些老板们来说,反正有成本优势,简单的复制粘贴,扩大厂子规模就能躺着挣钱,可不就过一天算一天了。

这点上我们应该学习德国,而不要学日本。当年德日都对美国长期贸易顺差,汇率都有升值的压力,德国采取的措施是放任不管,交给市场来解决,结果马克汇率缓慢升高,倒逼德国企业升级产业,德国的工业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是世界前沿,这种产品没什么可替代性,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不大,成本升高我就加价卖,爱买不买,反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可以要求用马克结账,客观上反倒促进了马克国际化。

日本就不一样了,就像个暴发户一样,紧紧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在财阀们的操纵下,汇率就是不升值。1985年广场协议被美国摁着脑袋签了协议,一下又升值太多,出口企业没来及做出反应,吃了大亏。

再说资本项目。

对资本来说,汇率的绝对值并不重要,汇率的变化趋势才是王道。就跟炒股类似,其实股民并不关心现在是1000点还是10000点,只要股价是在上升通道,就会把钱投进去。这个也很正常,资本是逐利的,如果一样东西处在升值阶段,天生的倾向于把钱投进去赚个差价。把这个应用在汇率上,如果一个国家利率处在升值阶段,比较容易吸收外资。

比如我们国家2005年汇率改革,核心是脱离锚定美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国家控制汇率缓慢升值,这就为国际资本提供无风险套利机会,大批资本通过各种手段混入国内,一边赚汇率差,一边赚利率差,一鱼两吃。伴随资本进入,我们的外汇储备也是水涨船高。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资本都喜欢汇率的变化,制造业资本更关心汇率的绝对值。这类资本把生产环节建在中国,一般都是重资产,投资周期比较长,准备在中国扎下根细水长流,他们对短期的汇率波动不敏感,主要目的是为了享受中国低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也是我们改开刚开始两头在外,三来一补能够搞得红红火火的原因。

关于“两头在外”和“三来一补”多说两句,这个其实就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内设立代工厂,我们国家的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此。比如我们从日韩台100元进口原材料,国内加工以后,成品200元卖到欧美,这个200元会算在出口贸易项里,是我们们贸易顺差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这个贸易盈余里有100元属于日韩台,相当于原来日韩台对美国的出口,有一部分现在通过中国中转。剩下的100元,欧美的厂商最终还会作为利润拿走60元,他们掌握技术和市场,自然要拿走大头,这么算下来200元的贸易逆差,其中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40元。所以我们的贸易顺差看起来好看,其实中间有很大水分。包括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股市、房市、汇率的投机资本,伪装成实业资本进入中国,看起来好像账面上是贸易买卖,实际上是几个空壳公司左手倒右手,实物只是一个幌子,看起来是贸易顺差,实际上是资本在套利,长期看对外汇储备是个放血的过程。

总结一下,汇率的绝对值影响外贸,汇率的涨跌影响资本流动,调整汇率是调节外贸经济,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全球化时代,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样重要。

四、如何调整汇率

国家调整汇率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通过在外汇市场买卖操控汇率。国家觉得汇率高就往市场投放本币,汇率低就投放外币,有点像和面,面多了放水,水多了放面,保证面疙瘩处在一个合理的湿度。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这种方法要求得有足够的水和面,本币还好说,开动印钞机就能解决,外币就没办法了,有多少是多少,用完也就没了。所以资本自由流动前提下,保证汇率的稳定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外储有点像弹药,如果弹药打光敌人还没打退,那这山头也就丢了,这种情况下往往伴随国家信用崩塌和汇率大幅下跌,1997金融危机就是索罗斯领着一帮金融炒家通过这种方式洗劫了东南亚,泰国他们几个十几年积累的财富被索罗斯打包带走了。香港之所以没事,就是因为中央政府当时几千亿的外汇储备做后盾,索罗斯掂量了一下,后来知难而退。

所以通过外汇买卖控制汇率这事风险很大,即使最后能够获胜,也得付出巨量的外汇储备做代价。

所以还有第二种方式,也就是资本管制。

这种模式下,国家规定一个汇率,谁来兑换都按这个比例来,你来兑换我要审核,如果金库里美元不多还可以拒绝兑付。或者国家如果觉得汇率出问题,干脆停止兑换,相当于股市停牌,当然了这种方式杀伤力比较大,一般不用,不过国家保留使用大杀器的权力,留着后手一定程度上也能稳定汇市。

不过这种手段只能操控在岸市场,也就是国内的外币兑换市场,离岸市场没法干预,伦敦交易所不会因为你的汇率大涨大跌就关闭市场。控制离岸市场的手段一是政府直接下场交易,二是通过在岸市场稳定汇率。

为了理解这个事,咱们可以把人民币当作一种商品。比如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贬值,相当于白菜降价了,自然就会有人在离岸市场买入白菜,带到在岸市场卖掉赚取差价。这个过程中,离岸市场白菜少了价格自然要涨,等价差拉平的时候,这种套利行为停止,也就是说只要有价差,就会有投机者把它抹平。当然了,考虑到交易成本,价格不会完全相同,但有在岸市场这个定海神针,离岸市场价格不会太离谱。

现在人民币最大的两个离岸市场是香港和伦敦,特别是香港,自己孩子嘛,国家能够控制市场上人民币的总量,整体上还是能起到稳定离岸市场汇率的作用。

关于资本管制再展开说一说,其实用关闭兑换窗口这种办法管制资本是很low的一种做法,真把这招祭出来,咱泱泱大国也丢不起这个人,资本管制的门道很多。

首先我们的资本管制主要是针对资本项目,正常的做外贸不受影响,比如你把挣来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或者用人民币换美元去国际市场买材料,这个国家完全支持,有多少给你兑换多少,因为我们常年对美国贸易顺差,也就是挣的美元比花的多,实现自由兑付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资本项目就不一样了,国外资金进来,不管是投资实业还是投资资产,都是为了盈利,进来的时候100美元,走的时候可是要带着110美元走,这10美元的利润就得从我们国家外汇储备里出,如果这些投资不能给国家带来正向美元收入,这10美元对我们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失血。所以我们对资本项目一向是宽进严出,你来投资实业我们欢迎,但是走的时候想换回美元那得经过审批,而且我也不保证一定会按时兑换给你。有这个制度相当于我们筑起一道单向防火墙,至少先保证我们外汇储备是安全的。对外资挣的钱也得做些限制,比如这10美元你必须留下5美元在国内进行再投资。进来的外资也不是完全放开,对那些不想搞生产,只想赚快钱的外资,我们会收取无息准备金,100美元进来,先拿出30美元存在央行,存期一年不支付利息,变相增加外资的套利成本,防止他们吃利息差。

看起来好像有点不讲道理,实际上这是后发国家防范金融风险的常规套路,德日早期都用过这招,后来实体经济发展起来,有制造业做后盾,这才慢慢开放金融市场。韩国比较惨,97年金融危机被迫放开金融市场,外资蜂拥而至一顿撕扯,三星那几个韩国的头部企业一大部分股份都被美资收走了,有这些前车之鉴,我们步子迈的小点无可厚非。

国家直接下场操纵和金融管制是操控汇率的两个主要手段,一般要结合起来用,我们国家整体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汇率操控手段也越来越从金融管控向国家下场买卖过渡。

除此之外还有些一些间接控制汇率的方法。比如咱们前面提到的通过控制资本流动方向的方式影响汇率,资金总是倾向于流向增值快的地方,如果想提高汇率,就提高本币的利率,让美元流入。反之则降低利率,美元流出,本币的汇率自然也就跟着下跌。

不过利率这种调节方式也不是每个国家都适用,整体上来说,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对汇率影响更大,因为发达国家币值稳定,利率是多少就能带来多少的无风险收益,比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会对美元指数产生很大影响,这也是全世界都时时刻刻关注美联储的原因。如果是土耳其、俄罗斯这种国家,本币币值非常不稳定,利率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人家担心资金获利了结的时候,忽然汇率大降,挣那么点利息不够覆盖汇率上损失的钱,所以利率再高人家也不来,自然也就达不到调节汇率的作用。

当然这种间接调节方式问题也不小,首先是没法做到精准控制,你想把汇率调低一个点,可是一个利率政策放出去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没准汇率一泻千里,拉都拉不回来。第二是利率政策杀伤面太广,对投资、消费、通胀都有影响,掌握不好很有可能把聋子治成哑巴,所以一般不会轻易用,一般也就是在调整国内经济的时候,捎带考虑一下对汇率的影响。

还有些奇葩方法就得发挥点想象力了,比如最近俄罗斯卢布汇率跌的厉害,国家想保汇率,可是家里的外汇储备不够看,所以前两天剑走偏锋,宣布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卢布结算,之前那些买家只能先在国际市场把手里的美元、欧元换成卢布,买盘多了卢布的汇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不过这招有个前提,得是卖方市场才行,比如你们家的东西独一无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像高端光刻机,只有阿斯麦尔能生产,那可不荷兰人说啥是啥;或者就是价格特别便宜,把换汇的成本算上人家还愿意上你这儿买。如果是大路货,又没价格优势,老板还唧唧歪歪,人家可能掉头走了。俄罗斯是对赌欧洲那些国家换卖家的成本大过换汇的成本,毕竟石油天然气是大宗商品,运输也占了多一部分成本,俄罗斯挨得近,天然就有优势。

总结一下,如果外汇储备充足,大白菜管够,那就可以直接干预汇率,通过在外汇市场砸钱稳定汇率。如果囊中羞涩,那就资本管制,大白菜十元钱一个,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爱买不买;间接点的手段就是给白菜加量,把四斤一颗的白菜换成五斤一颗,原来吃土豆的那帮人可能就改吃白菜,吃白菜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

人民币啥都不缺,只缺信心!

4月到5月的这波贬值,从6.3跌倒了6.8,跌幅高达5000个基点,同期美元指数大概只涨了4%,根源在于信心的丧失。当然,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上海疫情。

实际上,4月我们的跨境资本依然是净流入的,我们的贸易顺差1-4月同比增长了40%!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20%,IMF最近更是提高了人民币特别提款权的比例。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就是信心问题,这升值和货币政策无关----上周五我们五年期LPR降低了15个基点,人民币反而大涨了1000个基点!

现在,恐慌的情绪基本消退,上海回复正常也快了,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没有改变。

我是时代之,茫茫人海,我们终会相遇,祝你幸福!

目前看不出什么,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变动很剧烈,背后承载的是庞大的资本流动。接下来要看6月美联储行动对国际金融市场能产生什么威力,倒是人民币汇率变动能不能稳住也是一次考验。

中国依然是世界不可或缺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国,只要国内政治稳定国际资本没有理由不来。毕竟中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就是基本面,资本管制也不是不能接受,汇率价格很难持续维持低线。

长期看中国经济向好和产业升级趋势不变,汇率作为货币价格也根本上体现国际金融地位,人民币汇率理应持续升值。现在维持这么低,偶尔为了贸易战还刻意下压纯粹是政治目的或保就业。

说白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统一,同一产业链下技术相互流动,各国固定资本成本大致是接近的。货币的价格差本质上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价格差,也就是各国劳动力价格。

既然中国要吸引全球人才,要提高劳动收入和内需拉动,汇率升值是必然趋势。现在还是6.6已经是刻意压着放慢了升值速度,为了供养稳住美元自残压这么低。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