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 电话:
-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
- 传真:
-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e272790a21a4d3e1e670f37534a3a7d.png
- 手机:
- 13800000000
- 地址:
- 1234567890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今天开始,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第一篇
《西柏坡:脱贫致富“赶考路”》
地点 | 河北西柏坡
采访者 | 李行健
习近平:“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比以前更加严峻复杂了,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西柏坡纪念馆前,“赶考”二字十分醒目。
图/西柏坡纪念馆
滹沱河在太行山脉转了几道弯,才终于遇到华北平原,从此一路向东、滚滚而前。这个转折点位于河北省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就在这里。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赶赴北京,毛泽东形象地将其称为“进京赶考”。
我这次的调研采访就从当年中共中央领导人“赶考”的起点——西柏坡村开始。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西柏坡,但每一次都会忍不住感叹。如今的西柏坡村早已经不是人们想象当中的北方乡村模样,柏油路环村而过,家家户户住上二层、三层的小楼,街道整洁干净。整个村子坐落在岗南水库边,远远望去,仿佛一艘停泊的江南画舫。
闫文进:“你看现在农家乐复式二层的小楼,三层四层的,而且里面装备的也非常豪华,有的可能都达到三星四星的标准了。”
西柏坡村的老村干部闫文进。摄影/闫金枫
闫文进是我在西柏坡见到的年纪最大的村干部。一说起村子的变化,他就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我,秀美的岗南水库如今成了西柏坡村景观的一部分,但1958年修建时,村里的老百姓却不得不放弃滹沱河畔的优田沃土、搬上了如今的山梁坡地,全村仅有的几十亩地打不出够吃的粮食,西柏坡村曾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西柏坡村换了新思路。
闫文进:“这村里变化大,其实就是村民围绕着西柏坡红色旅游市场,大伙儿挣了不少钱。1990年以后,来的人可就多了。”
无人机航拍岗南水库。摄影/李行健
西柏坡村彻底解放了思想,红色旅游让家家户户脱了贫、致了富。走在西柏坡村,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景区和村庄已经有机融为一体,景区的规范化管理和村庄的发展建设同步提升,互相促进。
红色旅游的确是乡村发展、脱贫致富的巧路子,可西柏坡村所在的平山县,并非每个村都有西柏坡这样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县八成以上的地区和西柏坡一样山多地少,贫困村就有260个,全县去年刚刚整体脱贫。那些大山腹地的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路子又怎么走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调研采访的下一个点选择了南文都村。
道路难通
旧思路更难通
无人机航拍河北省平山县南文都村,与岗南水库边的西柏坡村仅有一山之隔。摄影/李行健
这里和西柏坡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然而我们进村却要沿着山腰兜十几公里的大圈子。
张端树:“就是这条路,这是西柏坡到驼梁的旅游路,正好过我们园区。”
照片左下方是正在修建中的西柏坡到驼梁的旅游公路,从南文都村穿过。摄影/李行健
跟我一路同行的是南文都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他开玩笑说,这也是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一条扶贫“赶考路”。
南文都村村支书范明平:“最难解放的就是老百姓的保守的观念……”
南文都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摄影/李行健
来做驻村第一书记之前,张端树是石家庄市工商联的干部。他告诉我,扶贫干部跟农民一样,首先关注的就是“土地”。而南文都村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村,全村204户,人均耕地只有0.64亩。所以一开始,他压力很大。但经过反复调研,他发现南文都村临着滹沱河的支流文都河,山里温差又大,适合种植葡萄。他和村里的老支书范明平一起合计,提出了村企合作,经营葡萄产业园的扶贫思路。但这考试的第一关并没有那么容易过,村民舍不得把地流转给企业,觉得没有了地哪还叫农民?
张端树:“刚开始他们也转不过来弯,来了以后我们天天就是聊天、讲政策,还有企业家过来以身说法。企业也是带着资金来的,而且我觉得我们南文都位置好……”
无人机航拍南文都村建设的鱼塘。摄影/李行健
南文都村村口的标语,“脱贫致富快 全靠产业带”。
摄影/张晓琳
在交谈中,我发现,张端树十分习惯地把南文都村称为了“我们村”。可是,扶贫干部一头连着老百姓,一头连着企业,几天的采访中,张端树常跟我提起:企业也不是来做慈善的,扶贫也不是慈善活动。企业是这场考试的第二关。
张端树:“我记得我们前期跑项目的时候,每天来很多人,走一趟,来了就看,挺高兴,可回去就没音信了,总会遇到这些事。包括我们后来弄村企合作这个项目,你让人家捐,人家肯定不会捐,凭什么每天给你捐钱,所以就得有一种思路。”
是农民
也是员工和股东
张端树说的思路就是企业和老百姓共同入股,双方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老百姓踏实了、想通了,企业也少了麻烦。村里平整出的400亩土地,如今都种上了葡萄。
南文都村的葡萄园,还在等待葡萄生长。
摄影/张晓琳
张端树:“老张!”
张端树喊的老张就是请来的企业家张宁。
驻村干部许奉华:“你看你现在不像个老板,像个农民!”
初春时节,葡萄架还在等待紫色的点缀,葡萄产业园的董事长张宁正在地里盯着施肥的进度。
张宁:“今年葡萄进入丰产期,因为农业‘三年之痒’么,前景、收益都是很不错的。现在信心满满。”
企业家张宁对南文都村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身后就是他投资建设的葡萄园。摄影/张晓琳
园区技术员给来打工的村民示范着翻土的技巧,园区里多是四五十岁的村民,如今他们的身份不再只是农民,还是员工和股东。
张宁:“老百姓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园区打工的薪金、还有一部分入股的有股金(分红)。 ”
园区技术员苏和平(右一)给来打工的村民示范翻土的技巧。摄影/张晓琳
老百姓不再把“鸡蛋”放在靠天吃饭的一个篮子里,也不用离土离乡进城务工,三项收入加起来每年人均能挣五六千块,就连邻村的老百姓也来到南文都村找活计了。
种葡萄村民:“在(城里)也就挣2000多,在火车站打扫卫生。还不如在家里。我娘家也是这个村的,回来还能照顾我娘。”
邻村村民范梅梅在施肥。摄影/张晓琳
上一场考试是脱贫
下一场考试是致富
村企合作,共同致富,我以为南文都村的脱贫路已经趟好了,脱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是张端树告诉我,在贫困山区,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贫困的治理还需要集体的力量。村里最后一个贫困户名叫范来生,今年62岁,手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去年在村集体的帮助下,他才实现了脱贫。
我们来到范来生家时,他新修的南房已经只差安上门窗。
范来生(左一)在和记者聊天,他的女儿趁着假期回来看他。摄影/张晓琳
张端树说,发展才是道理,这几年村里搞产业扶贫,村集体才有了钱。范来生养病和女儿上学的钱,都是村集体掏的。范来生也把扶贫资金投入了合作社,每年的分红也是笔可观的收入。
驻村书记的任期一般是两年,张端树跟范来生说再见,范来生还以为他要离开南文都村,急忙追了出来。
张端树:“来生,走了啊!再见!”
范来生:“可不许走。”
张端树:“我就要走了啊。”
范来生:“哎呀,张书记现在村里人都不让你走。”
张端树:“你不让我走我就不走了!”
范来生:“可不许走啊。还要再干三年。”
张端树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那条公路和我说,上一场考试是脱贫,下一场考试是致富,他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实现。
张端树:“两年时间到了以后,我感觉这个地方我的目标还没有完成。目标没达到,我就不收兵。”
脱贫之后,范来生还在新修的屋子前种了一株苹果苗,嫁接在拇指粗细的砧木上,小苗刚发芽,要靠绑上钢筋才站得住。
范来生:“去年栽的,才发芽,三年吧,三年就能结苹果,以后再来我家吃苹果啊!”
范来生看着他的小苹果苗,身后是新修的南房。
摄影/张晓琳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王磊
记者:李行健、杜震、张晓琳(见习)、闫金枫(见习)、刘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