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AM:09:00--PM:20:00

WORKINGTIME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免费咨询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
邮箱: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743a52e720d8579f61650d7ca7a63a0.jpg
传真:
/public/upload/system/2018/07/26/fe272790a21a4d3e1e670f37534a3a7d.png
手机:
13800000000
地址:
1234567890
盛煌APP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盛煌APP下载
追星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  上传时间:2023-05-04 14:58:41

不请自来!

1.20

原答案如下


我的语文老师曾给我们班的人说过:「现在的人追星,其实是因为他(她)和自己在某一方面很像,而且他(她)比你优秀得多,你才会喜欢他(她)的,如果是看颜的,能喜欢多久呀」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希望此回答可以令您满意。

谢谢!

追一束光。

何老师说,不是因为追星而失去自己的人生,而是因为追星我成为了跟我偶像一样优秀的人。

他追世界,我追逐他背影。

对于追星这个事儿,我一直不理解,我并非星对非理智追星不理解,而是理智追星行为不理解。在这个方面我缺乏同理之心。

非理智追星毕竟是少数,因明星结婚而悲愤跳楼的毕竟是个案。但是90、00后普通的理性追星行为让我大惑不解。他们大多多才多艺、开朗活泼、而且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粉丝团各种活动需要经费的),这样的人在线下往往已经很出色的,为啥还追星呢?而且他们的恋爱对象往往跟所追的明星的人设也不相符。我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你追星吗?为什么会追星?”的高票回答: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遥远的人,他从来都不让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

也有其他比较高赞的回答,如通过追星让自己变的更优秀,通过追星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症等等。

我也问了一圈身边的人为什么追星?答案也都是非常正能量:追星很励志!我知道这绝对不是他们追星的内在原因,因为他要想励志,有所作为,有更多的途径更直接的方式获得。心理有病直接去看医生比通过追星更有效。

可能追星的人都不清楚自己追的内因是什么?但是,中国人的思维是往往发生任何行为都需要一个意义。什么根治抑郁症啦,什么让自己变的跟明星一样优秀啦,什么教会自己什么做人的道理啦...就都出现了,并且粉丝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的行为在道义上绝对正确。

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像我这样没追过星的人还是不能理解,感觉喝了一碗鸡汤。因为不符合逻辑。

第一,追星有意义,能引领自己向上,理性上来讲自己向上的途径肯定不是追星,目前还没听说追星的人群有多大的概率通过追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第二,一旦明星人设崩塌,网上吵的不可开交,有为明星洗白的,有为明星无脑辩护的。还有各明星粉丝之间互相诋毁攻击谩骂的。表现的极其不理性。可是在现实中他们多才多艺,聪明机智而且不差钱,是属于优秀的那一批年轻人啊。

那么理性追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许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就都合理了。

哪个角度叫“需求”。通过追星获得某种情绪的需求!

像我们小时不可能追星的。没哪个时间精力。上学不吃力,凭天赋读书,没有补课,学习很轻松,不需要调节,各种情绪随时可以天然的释放。放学不是做农活,就是十几个伙伴结伴游玩,体力活动充沛,到晚上眼睛都睁不开,早早睡觉。琳琅满目的线下生活无需通过其他途径调节情绪。

但是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了,大多数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生活。但是通过追星能满足自己的一些情绪需求,比如社交的需求,社会参与的需求。这些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是人类共性的需求。

当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他们也有这种需求,但现实中,社交是防范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可这种需求放在网络上是却安全的。既然同一种需求有了更安全的选择,他们自然会选择在网上进行。

追星自然是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完全是放松的,感性的。凭借同学的安利、凭借颜值就让你对某个明星产生好感,加入他的粉丝团,与很多人很多人一起参与某个明星话题,即使明星人设坍塌也没关系,为明星洗白、无脑辩护更是满足了社会参与的情绪需求。而且还不需要负责。为了杠而杠不是说粉丝无脑,而是他们的行为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了在线下就会克制,他们还是那群优秀的年轻人。

随时阅历、知识不断的扩充,随着阶层的不断提高,年轻人会变的越来越理性,那么对感性的情绪就会越克制。随着他们的信息量和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价值体系更健全、理性,他们就不追星了。

为什么?因为需求变化了。谁说的,马斯洛

我们为什么会迷恋上明星呢?他们明明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也根本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心理学大概能够帮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弄清楚这个问题。要知道,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对人们爱上明星的现象,已经专注研究了半个多世纪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描述人们爱上明星的这种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s(拟社会关系),简称PSR。如果你非常了解一个人,甚至迷恋或者爱上了TA,但TA却对你一无所知,那么你就身处在一段"拟社会关系"里。拟社会关系是一段单向的关系,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粉丝对明星的爱慕。


“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s)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研究者 Horton 和 Wohl在1956年的一个研究中提出。他们观察到,随着电视这类大众媒体的流行,人们开始和电视中的人们产生互动的感觉。

不少人们感觉到有一种真实的社会关系,存在于自己和电视上的明星之间。电视上的明星像是在对着自己说话,还会将电视中的人物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Horton 和 Wohl认为,这是一种“单向社会关系的幻像”,他们用Parasocial Relationships来命名了这种关系。



尽管PSR在1956年才在心理学中出现。但实际上,我们爱上偶像的行为,远远比PSR这个概念诞生的时间要早的多。

1841年,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来到德国柏林,举行钢琴演奏会。他所到之处,听众都如痴如狂地追随。每当李斯特演奏完音乐,狂热的粉丝就一拥而上将他重重包围。他们随身携带着李斯特的肖像,争抢他的手套、手帕等随身物品。一些女粉丝甚至用精致的玻璃瓶,收藏他喝过的咖啡渣,用心爱的首饰盒装他抽过的雪茄烟头。

我们向来以含蓄著称的大中华帝国,在粉丝爱上偶像这方面一点也不落后。两千年前的西晋,大帅哥潘岳出门时就会面临女粉丝的围堵。她们手拉着手将潘岳圈在道路中间,只为了好好看清楚潘岳的颜值有多高。不少热情的女粉丝还搬来一篮篮水果,往潘岳乘坐的车辆上扔,把整辆车都给装满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砸到,粉丝的爱还真是难以承受啊……)

不管是在东西方,是古代还是现代,似乎“拟社会关系”这种虚拟的单向关系一直存在。古希腊时期,就经常出现城民迷恋上名人或者政治家的现象,比如颇受欢迎的苏格拉底(请自行深八:P)。从某方面来说,人们跟神产生的联结,或者跟某种绝对精神之间的感应,也能算是一种“拟社会关系”。

1. TA就是我们喜欢的人


我们会爱上的偶像,往往拥有的是我们最欣赏的那部分特质。一个人能成为大众追捧的偶像,在一些方面必定有非常出众的个人魅力。要不颜值特别高,要不特别有智慧、有才华,或者有魄力。我们特别受到这种特质吸引,偶像身上的这种特质还特别出色,因此我们很容易被偶像的魅力所收服。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者Perse和同事Rubin曾经设计了一个调查,研究大学生们喜欢的电视剧人物和他们现实中人际关系。他们发现,大学生们喜欢的电视角色,跟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恋人或亲密伙伴具有非常相似的特点。大学生们会说出一模一样的话,来描述电视人物和自己现实中的朋友。而且跟电视角色建立关系,甚至还能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是的,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不管他是现实中的人,还是电视中的角色或明星。


2. 而且我们没有被拒绝的风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要跟自己喜欢的人建立好一段关系,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经常得冒着被拒绝的风险。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这虽然很伤人,不过这种悲剧总会偶尔上演。

爱上偶像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处于一段“拟社会关系”里,这种关系本来就是单向度的。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这段关系什么时候发生,投入的程度有多深。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够跟偶像建立关系。因为只有我们是这段单向关系的主人,没有其他人能拒绝我们。

“人们在拟社会关系中基本没有被拒绝的风险。如果你的自尊程度不足够高,被拒绝会让你遭受自我认知失调的伤害。所以我们会更倾向于进入那些被拒绝风险更小的关系。”纽约州立水牛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hira Gabriel说。

在拟社会关系中,偶像拥有我们最喜欢的特质,和TA建立关系还不用承担被拒绝的风险。这就像一块好吃的蛋糕,还不要钱。有多少人能够抵御的了这种诱惑?

3. 何况我们的感觉是真实的


你或许要说了:可是这是一块假蛋糕呀!电视里的偶像明明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还会迷恋上这种根本不存在的关系呢?

这得归功于电视、视频、广播等现代媒体技术的魔力。媒体能够制造一种幻觉,让我们感觉屏幕里的人是在对着我们一个人说话。

所有明星都会一个技巧,跟台下的观众互动。比如在电视上的明星,并没有真的看到每个粉丝的行为。但TA能够提前预测粉丝可能做出的行为,并在演播室里对这些行为做出回应。这种行为会让我们在主观上觉得,自己在跟明星产生你来我往的相互交流。研究者Hartmann将这个过程称为模拟沟通(paracommunication)


我们的大脑还没学会识别现代媒体的欺骗。毕竟现代媒介的出现不过数十年,而大脑在生物上的进化往往需要花费比这多得多的时间。“要知道,人类还来不及在生理和神经上,进化出对现代媒介的适应。我们的大脑还无法分辨真实的人际交往和媒体模拟出来的人际交往。” Gabriel说。这意味着,就算我们是在和电视明星产生虚拟的互动,我们脑海中的感受也和真实交往一样真实。

不知道你意识到了没有?当我们在为了明星疯狂时,其实可能是在追寻理想中的自我。

Gabriel和同事Jaye L. Derrick以及Brooke Tippin在美国的东北部找了348个在校的大学生,对他们崇拜偶像的现象先后做了3个不同的研究。在2008年,他们将这3个研究的结果总结在了一篇学术文章里发表了出来。

他们发现,高自尊水平和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和偶像建立“拟社会关系”时有非常不一样的表现。高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认为偶像更接近“现实中的自我”,但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认为偶像更接近“理想中的自我”。

研究者们随后让大学生们写出,他们最喜欢的偶像拥有的优点。写完之后,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们说,他们感到更接近自己的理想自我,而且觉得自尊水平获得了提升。



这种感觉在高自尊水平的大学生中没有出现。而且如果让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对现实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朋友做出同样举动,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尊水平有所提升。因此研究者们指出,和偶像建立“拟社会关系”会有助于低自尊水平的人更接近理想自我,提升自尊水平。这种效果只在“拟社会关系”中起作用,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无法产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时,研究者们选取的研究的偶像是和学生们同一性别的。这可能更加显著地体现了偶像和自我认同之间的联系。至于你们选择的明星老公们,跟你们的理想自我有没有联系呢?不妨试着自己来一次内心剖析吧,哈哈。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喜欢一些明星或者电视角色。喜欢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才算跟他们建立起了“拟社会关系”呢?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Tilo Hartmann和同事 Holger Schramm在一项关于拟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列出了这几项PSR的表现。

如果你出现了6条以上的行为……啊哦,那你有可能已经陷入了跟偶像的拟社会关系中了。

  • 我总在搜索TA的各种最新消息,想要知道TA的一举一动。
  • 我经常会想,TA做出一些行为是为了什么。
  • 我总在想,在现实中我有没有认识什么很像TA的人呢?
  • 我知道TA身上有什么特别让人喜欢的地方,和特别让人讨厌的地方。
  • 我总在问自己,TA之后还可能做什么事情?
  • 偶尔,我会想想自己有没有像TA的地方?
  • 有时候,因为TA做了一些事,我真的感觉特别爱TA。
  • 如果TA不开心,我也会跟着不开心;如果TA开心,我也会跟着开心。
  • 如果TA从我的世界消失,我会抓狂。
  • 我的情绪和行为,会受到TA的影响。
  • 偶尔,我会不自觉地对着TA说话。
  • 有时候,我会想要在公开场合为TA说话。


不过,就算我们6条以上都符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我们很清楚“拟社会关系”的实质,那么其实,爱上偶像就是一段关系的选择。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说的:“ 爱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



参考文献:
Jail L. Derrick & Shira Gabriel & Brooke Tippin (2008),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lf-discrepancies: Faux relationships have benefits for low self-esteem individual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Holger Schramm & Tilo Harmann (2008), The PSI-Process Scales. A new measure to assess the intensity and breadth of parasocial processes, Communications.
Perse, E. M., & Rubin, R. B. (1989). Attribution in social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简单心理Uni】 心理咨询师的终身成长学院,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40+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直播/录播、音频/视频、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目前已有20万+人参与学习。

更有20+门免费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jdxinli.cn/q199xq

站在粉丝的角度看,所谓「偶像」,是自己的精神支柱。

在面对困难踌躇不前时,在遭受打击倍感挫折时,在面临人生的重大事件时……耳边响起某个人说过的一句话,唱过的某句歌词;眼前浮现那个人的音容笑貌,走过的某段经历,自己就会感受到力量从心底里涌上来。能带给自己这样力量的人,可谓「偶像」。

一、引子:什么是「偶像」?

像「四大天王」,像周杰伦,大家都公认他们是「偶像」。

但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凭什么,那些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半大孩子,明明只是很不成熟的艺人,却也被奉为「偶像」?

因为,偶像,有故事。

站在运营的角度看,所谓「偶像」,说穿了,就是「讲故事」。

所谓「偶像」,是用整个青春,来讲一个粉丝们可以共同参与的、增强现实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是可爱的,好看的,花枝招展的。它的内核,更是充满着力量感的。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偶像故事,必须是真实的。

南沙织的背后,是日本摆脱战败阴霾、重新崛起的国家故事。这位拥有日本本土、冲绳、美军、菲律宾四重身份背景的南国少女,诉说着东瀛列岛未来的希望与梦想,轻轻推开了「偶像」这个全新文化产业的大门。

原生家庭残破不堪的山口百惠,用她全部的青春年华,在演艺生涯中补全了自己的家庭,留下了传世经典的完美故事,也为「少女偶像」这个职业树立了高不可攀的绝对榜样。

为了弥补山口百惠化羽成蝶后留下的遗憾,松田圣子、中森明菜等新一代少女偶像,也各自拼尽全力,希望能重复前辈的完美故事。但「完美」岂可轻易重现?聪明反被聪明误也好,人善被人欺也罢,总之,她们的故事都是高开低走,最终没能好好讲下去。

所谓「偶像」,区别于「歌手」「演员」「主持人」「模特」,归根结底,是他们必须「用自己的人生来讲故事」。

这话说得再学术点儿,就是日语维基百科采用的「偶像(アイドル)」定义——

「与粉丝共享成长过程,将存在本身视作魅力而积极活动的人。」

请注意,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汉语定义的「偶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偶像」的定义是:「用土、木制的供人敬奉的人像。比喻极为崇拜的对象。」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现代汉语词典》的「偶像」是一种比喻、形容,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偶像;而维基百科引用的新定义是一种职业,是演艺的细分工种,这种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要求艺人用自己的人生来「讲故事」,并且让受众(粉丝)以某种方式参与进这个故事中来。

无故事,不偶像。

1970 年代的日本,还出现了许多大名鼎鼎的年轻女歌手,如荒井由实(松任谷由实)、中岛美雪、安·刘易斯等,也出现了许多貌美如花、演技一流的年轻女演员,比如大竹忍、樋口可南子等。还是那个年代,许多华人少女明星崭露头角、红透亚洲,包括我们至今都非常喜爱的邓丽君、欧阳菲菲、翁倩玉,等等等等。

区别就在于:她们并没有主动地用自己的人生来「讲故事」。

歌手的作品是演唱,演员的作品是角色,他们是艺人,是明星,是艺术家,是红极一时的文化现象,是流芳百世的青春符号,也是《现代汉语词典》所定义的「偶像」。但是,如果在歌手或演员的本职工作之外,就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么就不算职业定义的「偶像」。

由此推导出的结果就是:同为亚洲巨星,山口百惠属于职业定义中的「偶像」,她既是偶像,也是歌手、演员;而邓丽君的职业包括歌手,但不包括「偶像」。

当然,谁都无法否定「邓丽君是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只不过,此「偶像」非彼「偶像」就是了。

或许你会觉得奇怪:一个词居然有两个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

这也没什么奇怪。君不见,在 20 年前,「粉丝」还纯粹是一种食物名称呢;10 年前说「饭圈」,大概会被认为是说「一群吃货」;明朝时,「结束」还是「结成一束」的意思,引申为「整理」或「团结」……语言是活的,衍生出新定义是很自然的事。

至于「偶像」的新定义,它跟很多现代汉语词汇一样,来自日语。

日语本来也是有「偶像」这个汉字词的,意思跟《现代汉语词典》写的差不多。但到了「少女偶像」这件事儿上,却没有继续使用这两个汉字,而是用了英文 idol 的片假名写法「アイドル」(约读作「爱抖露」),制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词。而这个既非中文又非英文的假名单词,诞生后也与英文的 idol 渐行渐远,从而演化为了一个全新的「物种」。

当「アイドル」被翻译成中文,我们自然而然又把它写成「偶像」,但殊不知绕了这么一大圈,词义早就变了。

在异文化传播中,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指鹿为马」的典故,秦朝权臣赵高睁眼说瞎话,真相人人皆知,却人人不言。但到了日本,这个故事被异化成了「睁眼说瞎话,原来是个傻子啊」,从而衍生出「白痴」的意思,写作「马鹿」,读作「八嘎」。异文化传播中,这类例子有很多,尤其面对新生事物,出现词典也没收录的新定义,并不稀奇。

为了加以区别,国内饭圈也有很多人不用「偶像」一词,而是直接用音译「爱豆」。这让我想起了 100 多年前电话刚传入亚洲时,清朝人叫它「德律风」,而日本人叫它「电话」,最后我们统一采用了日语的说法。哪个顺嘴,就先叫哪个吧,无所谓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与粉丝共享成长过程,将存在本身视作魅力而积极活动的人」,这个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它是在 2012 年 AKB48 成为超级现象之后,才被日本文化学者总结得出的。AKB48,其实是整个少女偶像文化话题的重心之所在。

毕竟,AKB48 的成长故事,是所有少女偶像迄今为止最惊心动魄,最波澜壮阔,最宏大也最丰富的一段当代史诗。

AKB48 用自己的成功,将「偶像」区别于其它艺人的「故事」属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早在 1980 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出现过一支人数众多、人气极旺的超大型少女组合,她们也完全可以称作「AKB48 的前传」。而且,AKB48 的总制作人叫秋元康,这支 80 年代女团的主要制作人,也是秋元康。

对,这就是比 AKB48 早 20 年横扫日本的「小猫旋风」——小猫俱乐部。

二、秋元康和他的「小猫俱乐部」

1985 年 4 月,酒井政利担任制作人的松田圣子小姐发布婚讯;同月,秋元康担任制作人的小猫俱乐部成立。两位少女偶像界的顶级策划大师,就此完成交接。

少女偶像「讲故事」的方式,也从「讲一个人」,逐渐进入到「讲一群人」的新时代。

小猫俱乐部出道时,年仅 27 岁的秋元康已经是电视行业的「老炮儿」了。这是因为,他从高中二年级就开始正式参加节目策划,已经在媒体染缸里泡了 10 多年。

秋元康这么早入行的起因也很「中二」:他听「日本放送」广播时觉得不爽,于是写了一大堆感想给电台,然后就受到了制作团队的重视,从此成为他们的一员。慧眼发掘秋元康的,是电台主持人龟渊昭信,后来他升职为制作部长、台长,才华横溢的秋元康,路自然也越走越宽。

1985 年,在电视编导岗位已经颇有成绩的秋元康,和他的同事们敏锐发觉了当时日本偶像界僧多肉少的现实:一大批水准不俗的小女生希望鲤鱼跳龙门,偶像市场也足够大,然而露出平台就那么几个固定节目。于是,他们在富士电视台开设了一档傍晚时段的全新综艺节目《晚霞喵喵》,以选秀+综艺+真人秀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方式,将这些素人女孩一股脑倒进来,整个养成过程都展示在观众们面前。

也就是说,通过综艺节目,弱化「少女偶像」和其它艺能的共性(声乐表演等),全力主打她们的「故事」特性。唱歌跳舞什么的,全部「降级」为展现女孩们个人特色的辅助手段。

一批志愿成为偶像的女生新人,从每周一的《晚霞喵喵》开始参加节目,通过不同的环节,展现自己在各领域的特长与个性,一直持续到周五。随后评委们打分,拿到 100 分的女生可以留下,正式成为小猫俱乐部的新成员。

这样一档滚动播出的节目,很快就引爆了收视率。这些素人女孩带来的亲近感、真实感、综艺感、养成感、参与感……都极大刺激着广大受众的神经。加上节目组熟稔的策划制作,秋元康接地气的歌曲作词,不仅吸引了大批同龄人放学回家准时收看,就连家庭主妇、上班族、老年人……每到傍晚也守在电视机前,密切关注节目进程,讨论哪个女孩应该出道,哪个女孩还「欠点儿火候」。

由于当时几乎没有同类节目竞争,《晚霞喵喵》和小猫俱乐部迅速成为了国民级话题。一大批组合成员,如新田惠利、国生小百合、河合园子、渡边美奈代、渡边满里奈、高井麻巳子、城之内早苗、我妻佳代、生稻晃子、工藤静香等等等等,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平台注册入口